健康管理

体重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管理 > 体重管理

应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8-03-15  浏览次数:1499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呈现明显增长趋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肥胖的发病率亦有上涨趋势。只有重视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加强对多重危险因素的人群防控,才能使心血管病得到有效控制。小编整理了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是指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做好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主要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主要危险因素干预两个方面。

一、生活方式干预

针对尚未发生心血管病的人群采取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方面的干预措施。这些干预措施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戒烟,减少钠盐摄入量,限制有害使用酒精,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体重及合理膳食等,同时配合药物控制代谢性危险因素(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的水平,目的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

1、 戒烟及预防青少年吸烟

研究表明,无论主动吸烟或是被动吸入二手烟,吸烟量和心血管病、肿瘤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呈显着正关联。因此预防青少年开始吸烟及帮助吸烟者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病的重要措施。

2、 减少钠盐摄入量

减少钠盐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可预防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长期维持健康的血压水平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应鼓励患者实施减盐措施。减少烹调用盐,选购含盐量低的食物,尽量少食或避免高盐食物。

3、 限制酒精摄入量

我国每年因长期过量饮酒或偶尔大量饮酒导致的死亡人数非常多。我国建议每日摄入酒精量男性<25 g,女性<15g。应提醒高血压患者、肝肾功能不良、心房颤动、怀孕或青少年个体不得饮酒。长期过量饮酒或偶尔大量饮酒都会严重影响健康。

4、 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

身体活动不足是导致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中低强度的运动在控制血压,改善心肺功能方面较高强度运动更有效。每日30分钟,每周至少做3~5次的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重在长期坚持。

5、合理膳食

除应控制膳食摄入总热量和减盐限酒外,还应增加膳食中非精制米面(谷粒表皮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比例,减少膳食中总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预防或推迟心血管病的发生(一级预防),而且能够和药物治疗协同作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复发。不仅慢病患者与高危个体,而且全体居民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获益。

二、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

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这些疾病,是改善和预防心血管病的关键。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危险因素的干预:

1、降压治疗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独立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1级和2级高血压首先行生活方式干预,1~3个月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3级高血压应立即药物治疗。对于有≥3个危险因素、或合并代谢综合征、靶器官损害(蛋白尿、左心室肥厚、视网膜病变Ⅲ~Ⅳ级)、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上述五大类降压药及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必要时还可联用醛固酮拮抗剂或α受体阻滞剂。

建议血压水平<160/100 mmHg时,初始采用单药治疗;对血压水平≥160/100mmHg或血压水平高于目标血压20/10 mmHg 的患者、或合并靶器官损害、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初始即可采用两种药物小剂量联合治疗。初步治疗未能使血压未达标时,可增加初始用药的剂量或加用其他种类降压药。

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至<150/90 mmHg,如患者可以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糖尿病、卒中、心肌梗死以及肾功能不全和蛋白尿患者,在患者可以耐受的前提下,最好将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

2、降脂治疗

血脂异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治心血管病。临床上应根据个体心血管病总体风险的分层来决定治疗措施及血脂的目标水平。他汀类药物是目前调脂治疗的首选药物。建议临床上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患者降胆固醇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可获得安全有效的调脂效果。开始调脂药物治疗前,应进行肝酶和肌酶基线值的检测。首次服用调脂药者,应在用药6周内复查血脂及肝酶和肌酶,如血脂达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

当血清TG水平>1.7mmol/L时,首先是用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于TG水平轻、中度升高者(2.3~5.6mmol/L),为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虽然降低LDL-C水平仍为主要干预目标,但应特别强调非-HDL-C的达标。经他汀治疗后,如果非-HDL-C仍不能达标,可在他汀类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贝特类、高浓度鱼油制剂。对于严重高TG血症患者,即空腹TG≥5.7mmol/L,应首先考虑使用主要降低TG和VLDL-C药物(如贝特类、高浓度鱼油制剂或烟酸)。对于HDL-C<1.0 mmol/L者,主张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目前无药物干预的足够证据。

3、降血糖治疗

糖尿病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糖尿病前期也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相关。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被认为是糖尿病前期,其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尤为密切。糖尿病前期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并定期随访,给予社会心理支持,以确保患者的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长期坚持;定期检查血糖;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

由于国内外指南尚无广泛推荐药物干预作为预防糖尿病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暂不推荐使用药物干预的手段预防糖尿病。

4、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应用时间比较久,它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基石。虽然近年来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不断涌现,但是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防治中的基础地位仍无法动摇。

多个权威指南均建议下列人群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d)进行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1)10 年ASCVD风险≥10%;

(2)糖尿病患者,年龄≥50岁,伴有以下至少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

(3)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150/90 mmHg),伴有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2 项:吸烟、低HDL-C、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

(4)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30~45 ml·min-1·1.73 m-2;

(5)不符合以上条件者,同时具备以下5项危险因素中的至少4项:吸烟,男性≥45岁或女性≥55 岁,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 岁发病史),肥胖(BMI≥28 kg/m2),血脂异常。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各种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均强调一级预防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工作,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联合降压、调脂、降血糖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以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进而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QQ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28-83516680
联系传真
028-835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