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2024年5月31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指导,四川省总工会、教育厅共同主办的“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全国示范活动(西南石油大学专场),现场400余人聆听宣讲。
四川省总工会12351服务职工热线工会服务座席。
2024年11月1日,四川省总工会成都工人疗养院移动体检车走进甘孜州康定市,为当地2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体检服务。
□川工宣(图片由省总工会提供)
2024年12月30日,冬日暖阳,新春将至,“川工带川货·助力乡村振兴”年货节在成都启动。在启动仪式上,来自四川省总工会(以下简称“省总工会”)、四川邮政分公司的“好物推介官”现场分享直播带货感受,直播团队在川工普惠、邮乐、抖音等网络平台开播,为全省广大职工带来丰富的年货选择。
“‘川工带川货·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重要部署的具体举措。”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四川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
从“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在川发布,到“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全面展开;从圆满承办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轻工赛道复赛,到12351热线架起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连心桥”……省总工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决策部署,改革创新、砥砺奋进,推动我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凝心聚力
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更有力
2024年10月25日,省总工会主办的劳模工匠宣讲会走进攀枝花市。“作为一名‘95后’特级技师,为国‘出征’,成为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未来的大国工匠,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像曾正超这样的年轻人……”会上,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崔兴国这样向现场观众介绍宣讲团成员、全国技术能手曾正超。
一位老师傅、一位新生代,这样别开生面的联动,让在场倾听者深受感染。
近年来,从出台《四川省劳模工匠宣讲团组建方案》,到正式成立四川省劳模工匠宣讲团,省总工会依托劳模工匠宣讲团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不断强化创新,提升宣讲团品牌效应。
“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以及他们爱岗敬业、匠心筑梦的故事被更多人所知晓,他们的能量也激励和感染了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劳模工匠宣讲团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近两年相继被省委纳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分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劳模工匠宣讲分团。
从大国工匠的跨时代对话,到劳模工匠带着关于梦想的故事走进校园和师生近距离互动……2024年,四川省劳模工匠宣讲团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劳模工匠宣讲分团,走进机关、企业、学校,走进车间、班组、工地,走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走上网站云端,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职工群众中深入人心。
过去一年,省总工会带领全省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全会精神,召开省总工会十五届三次全委会,对全省工会学习贯彻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团结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500余场,覆盖超2000万人次;开展“玫瑰书香”主题阅读活动1600余场。省总工会融媒体平台围绕中心工作推出16个专题专栏,阅读量超1000万人次,在全国省级工会新媒体传播力排行榜中4次名列第一。
建功立业
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更突出
“赛场上压力很大,工会‘娘家人’的温暖让我们信心倍增……”2024年9月10日,伴随着热烈的掌声,从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决赛上凯旋的选手代表们激动地分享收获与感悟。
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是全总首次针对企业班组长举办的赛事,涉及行业、产业、企业,参与职工人数众多。在决赛中,四川22名来自轻工赛道、建筑赛道、铁路赛道、机械赛道的选手在激烈角逐中成功晋级,多名选手在总决赛中获得佳绩。
过去一年,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是全省上下的中心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省总工会推动省委、省政府将产改工作纳入对市(州)党委政府高质量发展综合目标绩效考核,推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写入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决定,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协力推进产改的良好氛围。省总工会加强分类指导,实施深化产改“千企行动”,安排45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多措并举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我们从多方面制定‘真金白银’礼遇举措,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更加完善,全省上下形成协力推进产改的良好氛围。”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四川遴选确定第三批入库企业,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11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42万人。成功承办“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累计选树大国工匠5人、四川工匠380人、市级工匠4969人。
2024年11月,省总工会正式印发《四川省“1+1+N”工匠学院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工匠学院体系建设,努力培育造就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也是工会服务中心大局的重要行动之一。打开川工之家APP,找到“百万职工游巴蜀”宣传页面,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拥有一张“百万职工游巴蜀”文旅年票。
“文旅年票整合川渝两地优质景点资源,职工每人每年可在文旅年票包含的所有景点分别预约游览一次。”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年票产品涵盖川渝多个热门景点,让游客在尽情畅游巴蜀之美的同时释放更多消费活力。
2024年,省总工会携手重庆市总工会开展“百万职工游巴蜀”工会文旅活动,双方建立协作机制,联合两地宣传、文旅等部门,确定以景点游览、文艺观演、文博和纪念场馆参观为主要活动项目,推出包含川渝多地景区景点、演艺产品等的文旅年票,动员景区、旅行社、酒店、文艺院团等200余家文旅企业参加。推动开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主题列车150余趟,发放“巴蜀文旅惠民大礼包”9万余份,推动发行文旅年票30万张,带动出游100万人次,以工会文旅活动小切口发挥提振消费市场大作用。
用心用情
职工维权服务更有效更深入
“这两天我和工友们陆续拿到工资了,工会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2024年4月11日,一位川籍务工人员专门致电省总工会12351服务职工热线表达谢意。半个月前,他致电12351热线,称他和50余名工友被拖欠工资,希望得到帮助。省总工会热线员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向相关业务部门反馈,经工会协调处理,欠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过去一年,省总工会扎实开展“12351+”专项行动,累计接办来电5.7万余通,职工群众满意率高达99.84%。
一年来,省总工会大力推进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让工会真正成为组织健全、工作活跃、职工依赖的“娘家人”。
大力拓展维权资源手段。加强“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平台实体建设,全省联调中心办理维权案件2.27万件,维权金额5.65亿元;联合省法院、省检察院等部门推动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深化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开展“民主管理强百强民企”活动;深化“安康杯”等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研究出台《四川省职工争做安全生产“吹哨人”奖励暂行办法》,创新举办全国首次县域工会安全生产工作拉练活动;建立全省工会欠薪线索和农民工维权周报制度。
做细做实工会帮扶服务。全覆盖帮扶救助省级及以上建档困难职工2.56万户次;扎实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三年行动,签订新就业形态集体合同6773份,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14.4万人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体检惠及2.5万人;做实做优“四季送”品牌,元旦春节送温暖68.3万户次,“送清凉”走访慰问136.87万人次,“金秋助学”帮助10923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就学,就业创业服务覆盖151.5万人次;扎实开展“消费帮扶金秋行动”,组织全省各级工会直接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2.83亿元,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副产品1.15亿元;开展家庭家风建设活动覆盖职工9万余人,参与婚恋活动单身职工6.5万余人次,参与爱心托管及职工子女关爱活动超15.5万人次;建成“川工普惠”平台并上线川工之家APP,“川工带川货”等品牌项目服务职工9011万人次。
着力构建服务职工阵地网络,累计建成工会驿站超1.1万个、“雪域高原职工之家”77个,推动建设司机“暖心之家”34个,新建100个“职工之家”。新增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50家,4个省级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入选全国首批典型案例,省工人文化宫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夯实基础
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走深走实
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蓬勃发展,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量涌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货车司机们迫切地希望加入工会、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4年5月14日,四川省滴滴货车司机集中入会仪式在成都市举行,滴滴货车司机代表集体宣读入会申请书,2150名滴滴司机集中加入工会。
“加入工会,不仅是为了个人利益,更是为了维护整个货车司机群体的权益。”滴滴货车司机黎林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发言。
2024年5月27日,由省总工会等主办的四川省货车司机集中入会暨关爱服务清单发布仪式举行,200余名来自主要平台的货车司机代表集中入会。活动现场重磅发布了四川省货车司机关爱服务清单和成都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新”服务项目,并向新入会的货车司机会员代表赠送暖“新”礼包。
目前,全省已经累计建立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1.31万个、发展会员205.6万人,其中货车司机会员47.41万人。这是省总工会夯实基层基础、扩大覆盖范围、有效激发工会组织生机活力的生动缩影。
一年来,省总工会扎实推进工会改革和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工会熟悉产业政策、覆盖企业广泛、联系职工紧密的优势,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强化作用发挥,在增强组织力上多层次、全方面不断发力。抓好“小三级”工会建设,2024年召开全省现场推进会,制发《关于加强“小三级”工会建设的若干措施》。同时,选派1234名工会干部到634个基层工会蹲点,选聘2969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做好39个欠发达县域工会对口联系工作,增派4名干部参与炉霍县驻村帮扶。抓好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会建设,组织开展百人以上企业建会、百人以下25人以上企业建会、社会组织建会专项行动回头看,新组建非公企业工会2615家、社会组织工会256家。
“工会凝心聚力、发挥引领力,离不开不断夯实发展的工会组织基础,离不开工会改革发展。”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省总工会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把数智化建设作为工会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持续整合工会资源、再造业务流程,着力打造集思想引领、业务办理、工会服务、工会活动、内部办公于一体的川工之家APP,切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建会转会、职工文化、法律服务、就业创业、困难帮扶、农民工关爱、职工书屋等工会服务集聚川工之家APP,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目前,川工之家APP已开通21个市(州)、149个县(市、区)和21个企(产)业工会频道,注册用户超1016万人,累计办理各类业务超550万件次,日均活跃用户超55万人。
再谱新篇
新征程上工会工作大有可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新的一年,省总工会将2025年确定为“改革年、创新年、落实年”,将在深化思想政治引领、职工建功立业、工会维权服务、工会改革建设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新的一年,突出重点、逐个攻破,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会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扩大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覆盖面,力争2025年全省新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人数增长10%以上;对接全总职工之家APP,推动全省工会数智化建设提质增效;做好四川工匠遴选培育工作,加快“1+1+N”工匠学院体系建设;整合工会资源,在职工群众中开展多形式增消费活动,在产业、企业中推广“川字号”消费品牌,拉动消费市场……
“新的一年,省总工会将持续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找准工会工作服务促进全省中心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建功立业,持续激发四川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是拼搏奋进、开创新局的一年,将继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全省近2000万名职工焕发劳动热情、聚力创新攻关,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凝聚澎湃动力,在治蜀兴川火热实践中交出四川工会亮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