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叮咚!您的春节文化大餐请查收~
以“文化传承 强国有我”为主题的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连续开展两届,助力书画传统文化 “活起来”、“火起来”。
正值龙年春节假期,四川新闻网联合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推出《漫说书画迎龙年》栏目,将四川各大博物馆内藏书画精品制作成新春“文化大餐”,以手绘动画+视频解读的趣味形式,带您跨越历史长河,领略笔墨之美,度过一个别样的文化年。
武侯祠现存碑碣50余通,分别镌刻于唐、明、清及近现代。其中,以唐代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最具历史文化价值,不过,它被广泛记住的是另一个名字——“三绝碑”。
“三绝碑”碑身连同云纹碑帽通高367厘米,宽125厘米,厚25厘米,碑身嵌入碑座,覆盖于碑亭之中。虽历经千年沧桑,但整体碑貌保存完好。它有哪三绝?为什么保存在武侯祠?这背后还有一个硬核“追星”故事。
诸葛亮的功绩、裴度的文章、柳公绰的书法,此“三绝”融汇在武侯祠的这一通巨石之上。之所以能集齐这三绝,靠的是诸葛亮的一位“粉丝”。
唐宪宗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武元衡率领28位僚属前来武侯祠拜谒“偶像”诸葛亮,武元衡看到人们都记得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但祠内却“碑表未立”,这不免让人遗憾。于是命自己的属下裴度撰文,大书法家柳公绰书丹,立下此碑来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
“‘三绝碑’分为散文和铭文两部分,散文部分是最具历史价值的。它所表达的第一是要有对国家的忠心,第二是诸葛亮是一位言行一致的人,所以他就为了实现初心而尽心尽力。石碑无言,但我们能想到当时的人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为了实现崇高的目标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伟大的理想。”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员梅铮铮表示。
往期精彩推荐:
漫说书画迎龙年⑤ | 这支百余年前的迎春队伍 带着人间烟火走来
漫说书画迎龙年④丨当“小清新”遇上“忧郁打工人” 张瑞图如此书写杜诗
漫说书画迎龙年③丨走近三苏祠的镇馆之宝 原来“宝藏男孩”苏轼的书法这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