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

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成人个体化健康体检项目推荐专家共识

发布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1068

作者:《健康体检与管理》杂志编委会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通信作者:高学成,张静波, 刘玉萍

【摘要】 由于健康体检人群个体存在生活方式、健康状态及社会心理状态等差异,健康体检项目的制定应针对个体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的健康体检项目。《健康体检与管理》杂志编委会联合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等学术组织,汇聚了全国健康体检与管理机构80余位知名专家的意见建议,制定了成人个体化健康体检基本项目和常见慢性病筛查体检项目的推荐清单,形成本共识,希望能够为各级健康体检与管理机构制定个体化健康体检项目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个体化;健康体检;筛查;共识


前  言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现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通过健康体检了解个体的健康状态,帮助健康风险因素的筛查和疾病线索的早期发现,对疾病预防、早期诊治和预后改善具有重要获益[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体检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由于个体存在一般情况、家族史、疾病史、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及社会心理状态等差异,健康状况也可能随年龄发生变化等特点,健康体检项目的制定不宜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应针对受检者个体的实际情况,通过高质量的检前问卷评估,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的健康体检项目,以期实现最大健康获益的同时兼顾最佳成本效益原则。 


个体化健康体检项目的实施和开展,有助于常见慢性疾病风险因素和早期线索的精准发现,有针对性的检前评估更利于在检后为受检者提供全面、科学的生活方式指导和健康干预,推动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服务的延伸,促进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2]。为了进一步指导和引领我国各地健康体检与管理机构更加科学规范、合理有效地开展健康体检工作,《健康体检与管理》杂志编委会联合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等学术组织专家成员,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反复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成人个体化健康体检项目推荐专家共识》,具体内容如下文。


1 个体化健康体检概念和实施路径

个体化健康体检是健康体检与管理机构医务人员根据受检者拟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筛查的主观意愿,基于受检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家族病史、既往疾病状况和健康信息,以及常见慢性病的风险评估结果而制定的个体化健康体检项目组合。 


个体化健康体检的核心是健康体检项目组合制定,通过问卷调查对受检者个人基本信息、既往疾病状况和健康信息、家族病史、重要慢病风险情况、心理及躯体活动能力情况进行采集,医务人员依据问卷测评结果及专病筛查指南、规范、标准、共识等指导文件,根据所在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结合受检者健康风险筛查的意愿,为受检者提供科学、专业的健康体检项目建议,制定适用于受检者单次应用的健康体检项目组合方案。


2 个人健康信息采集

受检者个人健康信息包括基础问卷、常见慢性病风险筛查问卷及躯体活动能力筛查问卷。 


基础问卷涵盖人口学特征、个人史、躯体症状、生活方式、睡眠等维度。主要内容为:①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婚育史、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居住地等;②个人史:包括家族史、既往病史,还需关注年限(如患病、服药年数)和类别(如手术部位、药物类别);③躯体症状:包括身体上出现的各种感觉或异常现象如头晕、疼痛、胸闷、咳嗽、恶心、腹胀、出血、大小便异常等;④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吸烟、饮酒和运动,还需关注年限(如吸烟、饮酒年限)、频率(如运动频率)、数量(如饮酒量、吸烟量)和类型(如饮食、运动类型);⑤睡眠状况:如睡眠时长、质量和影响因素(见附录A)。 


常见慢性病风险筛查问卷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筛查问卷、恶性肿瘤风险筛查问卷、慢性阻塞性肺病风险筛查问卷、代谢相关疾病风险筛查问卷(见附录A)。

躯体活动能力筛查问卷包括PAR-Q问卷、受检者疾病史和运动习惯等信息采集(见附录A)。 


3 健康体检基本项目

建议成年人初次健康体检均须进行基本项目检查,基本项目检查结果可反映受检者基本健康情况,基本项目分为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3个大类,包括一般检查、物理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肿瘤血清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等[3](见附录B)。


4 个体化健康体检项目

建议受检者在健康体检基本项目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健康风险筛查项目,个体化体检项目是根据受检者更为详细且填写完善的问卷信息而制定,主要参考常见慢性病风险筛查结果和躯体活动能力筛查结果而开展的深层次检查,以及针对既往检查结果中发现重大阳性结果人群的进一步检查。具体检查项目类别可结合各健康体检与管理机构服务能力制定,须参考各种疾病筛查最新的指南、标准、规范或共识等指导性文件。 


4.1 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推荐项目 

首先填写问卷进行风险测评,依据测评结果选择体检项目。 

4.1.1 高血压风险人群推荐项目[4]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 protein, hs-CRP)、电解质(血Na、K、Cl)、肌酐、肾高血压4项(醛固酮、肾素、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尿微量白蛋白、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肾动脉超声、眼底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踝臂血压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双下肢动脉超声、冠脉钙化积分、呼吸睡眠监测、头颅核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经颅多普勒超声、人体成分分析、血管内皮功能检查、肾上腺CT(computertomography, CT)。 


4.1.2 冠心病风险人群推荐项目[5-7]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peptide, BNP)、高敏肌钙蛋白、载脂蛋白、脂蛋白a、抗磷脂抗体2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踝臂血压指数、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冠脉血管成像技术(CTangiography, CTA)、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心肺运动试验、无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 


4.1.3 脑卒中筛查推荐项目[8-11] 神经内科查体、脑血管功能积分、hs-CRP、血脂全项(包括脂蛋白a)、凝血功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甲状腺功能、抗磷脂抗体3项、糖化血红蛋白、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动脉硬化检测、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MRA。必要时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冠脉CTA或其他检查。其中,抗磷脂抗体3项包括狼疮抗凝物、β2-糖蛋白1(β2-Glycoprotein 1, β2-GP1)、抗心磷脂抗体。 


4.2 恶性肿瘤筛查推荐项目 首先填写问卷进行风险测评,依据测评结果选择体检项目。 


4.2.1 肺癌风险筛查推荐项目[12-16] 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pro-GR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肺癌自身抗体检测、外周血血浆SHOX2/RASSF1A/PTGER4基因甲基化检测[人群肺癌筛查研究提示LDCT筛查可以有效降低肺癌高危人群的死亡率,目前大多数指南及专家共识均推荐LDCT作为肺癌筛查的首选手段。其中,肺癌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等AI工具也在肺癌结节健康管理路径决策中逐渐开始应用。肺癌相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虽然在一些共识或医疗机构也有推荐,但由于其在人群筛查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证据不足,不建议作为肺癌筛查的首选项目,可以体检中与LDCT联合应用。其他筛查手段包括肺癌自身抗体检测等均建议作为辅助筛查手段推荐。相关基因甲基化检测虽然目前还缺乏大规模人群筛查的实验数据,但不排斥在健康体检肺癌筛查中应用]。 


4.2.2 结直肠癌风险筛查推荐项目[17-22] 结直肠镜、CEA、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检测、血浆Septin9 /BCAT1基因甲基化检测、粪便SDC2基因检测、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结肠镜作为结直肠癌筛查的首选手段已经得到大多数实验数据的证实,但是由于目前结肠镜筛查医疗资源稀缺和可及性等问题,结直肠癌作为序贯筛查的癌种,多数指南及专家共识也推荐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检测作为结直肠癌序贯筛查的首选筛查方案,结果异常者再进行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浆Septin9和相关脱落细胞甲基化检测技术,包括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等,作为证据相对缺乏的手段,不推荐作为首选筛查方案的内容,但可以在缺乏结肠镜资源的状况下开展,亦可以作为结直肠癌序贯筛查的分层检测方法]。 


4.2.3 乳腺癌风险筛查推荐项目[23-27] 乳腺触诊/乳腺触诊成像、乳腺超声、乳腺X线、乳腺MRI、A-BUS、肿瘤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BRCA1/2基因检测[国际上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乳腺X线检查作为5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筛查方法证据明确,但对40~49岁女性使用该方法筛查还存在争议。根据中国相关临床研究和人群筛查结果,由于中国女性乳腺自身解剖特点,推荐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均可以分别作为乳腺癌的筛查手段;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将乳腺X线联合超声检查作为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方案。临床乳腺查体(乳腺触诊)经临床研究证实并不能降低筛查人群的死亡率,故不推荐单独应用,但结合我国医疗资源的现状,可以考虑在体检中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乳腺MRI可作为具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或携带基因突变等乳腺癌极高危人群的首选筛查手段。A-BUS目前作为一个多维度超声显像筛查设备,也在逐渐推广应用,其和超声相比,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分析。BRCA1/2等高外显率的易感基因变异位点的检测,只适用于家系中具有明确的遗传性乳腺癌基因突变的人群]。 


4.2.4 胃食管癌风险筛查推荐项目[27-36] 碳13/14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体、HP分型检测、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17、CEA、糖类抗原(CA19-9、CA72-4和CA24-2)、磁控胶囊胃镜、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学、胸腹部增强CT检查[胃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空腔脏器肿瘤中均居前列,胃癌食管癌作为可以伴随性筛查的癌种,其筛查一般一并完成,内镜检查是目前专家共识与指南推荐的首选筛查工具。与结直肠癌相似,由于内镜筛查资源的可及性不足,在实际筛查工作中一般采用序贯性筛查的方法,即首选对参与筛查的人群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或相关检测,对其中的高风险人群进行内镜检查。碳13/14尿素呼气试验、HP抗体、HP分型检测、胃蛋白酶原(Ⅰ、Ⅱ)、胃泌素在内镜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推荐作为序贯性筛查危险人群的分层手段,在健康体检中首选应用。CEA、CA19-9、CA72-4和CA24-2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作为辅助手段可以在体检中联合应用。电子内镜检查受限和/或不能耐受的情况下,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磁控胶囊内镜的筛查]。


4.2.5 肝癌风险筛查推荐项目[37-39] 肝炎病毒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抗体、凝血功能、肝癌三项,包括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AFP-L3%及异常凝血酶原(DCP), CA199、CEA、AFP、肝脏超声检查、肝脏瞬时弹性成像、CT、MRI、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cell,CTC)检测、肿瘤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目前国际上对肝癌筛查手段的选用一直存在争议,关于在肝癌高危人群中进行分层筛查的实验数据结论也不明确,国内研究也表明,在肝炎病毒阳性的社区高危人群中应用超声联合AFP筛查并不能降低筛查人群的死亡率。在目前尚缺乏充分循证医学证据的筛查手段的情况下,超声联合AFP作为方便、快捷、非侵入性的筛查手段可以作为健康体检中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其对直径>2 cm的结节具有较好的敏感度。有条件的机构可以采用AFP、AFP-L3%、DCP的联合检测,以提高早期肝癌或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肝炎病毒检测、自身免疫肝病、肝脏瞬时弹性成像等均可作为肝癌高危人群的分层手段在健康体检中应用,但肝炎病毒检测应尊重个人意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薄层CT增强扫描和MRI 增强可用于经临床评估为极高危人群的首选。目前在健康体检中并不除外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等)、CTC检测,以及相关的肿瘤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筛查中的应用]。 


4.2.6 宫颈癌风险筛查推荐项目[44-45] SCC、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HPVE6/E7 mRNA检测[目前宫颈癌常用的筛查方法主要有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包括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核酸检测。根据国内外宫颈癌筛查指南、共识意见,以及临床应用实践,推荐单独宫颈细胞学检查或单纯HPV核酸检测或者宫颈细胞学联合HPV核酸检测,都可以作为宫颈癌首选的初筛方法,不推荐在宫颈癌筛查中单独使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另外,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技术等目前也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包括光电探测系统、光电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等]。


4.2.7 前列腺癌风险筛查推荐项目[45-46] 前列腺特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总PSA、游离PSA/总PSA(f/tPSA)、前列腺超声、前列腺MRI[目前前列腺癌筛查带来的后续医疗后果是对该癌种是否进行筛查存在争议的焦点,国际上对前列腺癌应用PSA进行筛查争议较大,但在中国实际状况下,PSA检测,包括游离PSA、总PSA及f/tPSA作为前列腺癌筛查的首要方法已经普遍使用。在健康体检中推荐PSA检测联合腔内超声或经腹超声。前列腺MRI主要针对上述检查出现异常的人群中推荐使用]。 


4.3 慢性阻塞性肺病筛查推荐项目 首先填写问卷进行风险测评,依据测评结果选择体检项目。


推荐项目[47-51]:肺功能检查、胸部CT、二维超声心动图、心肺运动试验、过敏原检测、IgE。


4.4 代谢相关疾病筛查推荐项目 首先填写问卷进行风险测评,依据测评结果选择体检项目。 


4.4.1 糖尿病推荐项目[52-53] 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胰岛素、餐后2小时C肽、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1型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谱、眼底照相、颈动脉超声、下肢动脉超声。其中,1型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谱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antibodies, GADA)、胰岛细胞自体抗体(isletCell autoantibody, ICA)、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human islet antigen-2 antibody, IA-2A)、抗胰岛素自身抗体(anti-insulin autoantibodies, IAA,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


4.4.2 骨质疏松症推荐项目[54-55] 床式双能X线测定骨密度(dual-X-ray absorptlometry, DXA)(用于诊断部位:腰椎、股骨近端、非优势侧桡骨远端1/3)、前臂DXA(用于诊断部位:非优势侧桡骨远端1/3)、前臂DXA(用于筛查部位:非优势侧桡骨远端1/3以外的部位)、跟骨定量超声用于筛查、定量CT(quantitative CT, Q-CT)、血钙、血磷、25羟维生素D、碱性磷酸酶、骨代谢指标、血沉、血本周氏蛋白、尿本周氏蛋白、血清蛋白电泳、甲状旁腺激素、性激素6项(女性,绝经女性不适用)。其中,骨代谢指标包括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骨钙素(osteocalcin, OC)。


4.5 认知功能障碍筛查推荐项目


4.5.1 风险人群 有认知障碍家族史和主观或客观存在认知功能下降的人群;50岁及以上慢病人群。


4.5.2 推荐项目[56,61] 量表(MMSE、MoCA、AD8)、神经系统检查、电解质、血钙、易感基因突变(APOEε4等位基因)、致病基因突变(APP、PSEN1或PSEN2)、血浆Aβ蛋白、血浆tau蛋白、经颅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头部MRI(包含海马冠状位扫描,MRI有禁忌时做头颅CT)。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医疗机构临床医师指导下开展PET-MRI(或PET-CT)。必要时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和艾滋病相关检查[62],艾滋病检查须征求个人同意,签署知情同意。 


5 心理健康筛查推荐项目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建议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主要是通过量表问卷形式进行,客观评价则是通过人体生理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受试者的心理状态。 


5.1 量表评估推荐项目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用于心理健康及情绪状态评估;压力知觉量表(CPSS)、压力自评量表(SSQ-53)用于压力水平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用于睡眠质量评估;简易认知测试(Mini-Cog )、AD8量表用于老年认知损伤评估[63]。


5.2 客观评价 推荐采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variability, HRV)分析,HRV是反应自主神经功能的重要指标,自主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人体精神压力的功能。心率变异性分析通过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的方法,得出身体疲劳、精神压力、抗压能力和自主神经平衡性等指标。


6 躯体活动能力筛查推荐项目首先填写问卷进行风险测评,进行躯体活动能力风险评估(询问受检者的健康状况及既往病史,进行医学体格检查,并完善心电图、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依据测评结果选择检测项目。 


推荐项目[64-76]:运动系统体格检查、身体姿态评估(静态评估:包括自然站立、站立位体前屈、站立位脊柱后伸、站立位体侧屈、站立转体姿态评估等;动态评估:包括双臂上举蹲起、双手叉腰单腿提膝站立、坐位双腿提膝姿态评估等)、运动素质评估(基础运动素质评估:包括反应时、握力、背力、纵跳、闭眼单脚站、仰卧半起坐、仰卧控腿、俯卧撑、坐位体前屈等;精准运动素质评估:360度平衡评估、气阻等张肌力评估、等速肌力评定等)、心肺耐力评估(6 min步行试验、心电图运动试验、心肺运动试验)、人体成分分析、骨密度、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静息代谢分析。 


7 中医治未病筛查推荐项目中医检测方法是传统健康体检项目的有益补充,可以通过中医检查,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全方位评估。 


推荐项目[77-81]:掌型经络检测(提示是否存在肺经病变,或胃经脾经异常,或心肝血虚血瘀,或肾精不足等,以及是否存在湿热交加,或三焦寒湿、体能改变、阴阳失调等)、中医红外热成像检测(通过远红外检查观察身体阴阳寒热错杂等变化)、舌面脉四诊检查、中医体质辨识。 


展  望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较早提出了以精准体检为主体、基于循证医学的预防性医学服务理念。随着医疗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渗透应用,个体化的精准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将为疾病早期防治和健康促进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是未来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理想的个体化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方案是能够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对个人健康信息采集并进行全方位自动化健康风险评估,并推荐合理的健康体检项目,这也是我们制定本共识的初衷。然而,由于健康体检项目是对人体各系统的综合检查,而每一个疾病都有自身独特的风险评估和筛查体系。在制定本共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难通过一个共识实现对所有疾病进行风险筛查和项目推荐。因此,本共识制定的最重要目的是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形成个体化健康体检项目推荐库,为各级医疗机构制定个体化健康体检项目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随着各种疾病风险筛查体系的建立和数字化医疗技术发展,我们期待未来能够不断提升疾病风险评估工具的精确度和兼容性,建立真正的个体化健康体检项目推荐体系,在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将健康大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估、利用和健康管理相结合,建设数智健康体系,协同创新,实现精准评估、精准检测和精准干预,促进健康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指导专家

高学成(国家健康体检与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苏景宽(空军军医大学),王正珍(北京体育大学),刘玉萍(四川省人民医院),张静波(北京市体检中心,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韩小红(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陈刚(《健康体检与管理》杂志社),杨建国(北京市体检中心),洪海鸥(安徽省立医院) 

执笔人(姓氏笔划排序) 

马骁(中日友好医院),王瑜(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王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邓宁(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邓笑伟(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闫焱(北京电力医院),李强(北京市体检中心),吴伟晴(深圳市人民医院),张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郑华光(北京天坛医院),胡荣(北京安贞医院),徐志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郭智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盛志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褚熙(宣武医院) 

编写组

帅平(四川省人民医院),赵莉(深圳市人民医院),何慧(深圳市人民医院),滕军燕(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赵静(宣武医院),符岚(北京安贞医院),田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天奕(中日友好医院),吴丹(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编委(姓氏笔划排序) 

马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骁(中日友好医院),王莹(北京朝阳医院),王瑜(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王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嫱(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王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秀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王建刚(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木胡牙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耕(华西医院),邓宁(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邓笑伟(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卢寅辉(江西省人民医院),帅平(四川省人民医院),付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白玛央宗(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邢玉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富荣(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伍秋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刘忠(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刘绍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闫焱(北京电力医院),江孙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志坚(山东省立医院),孙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力(福建省立医院),李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强(北京市体检中心),李强(河北省人民医院),李兴杰(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李怀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洪军(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吴静(北京友谊医院),吴伟晴(深圳市人民医院),吴春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冷松(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宋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宋震亚(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光(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张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群(江苏省人民医院),张国红(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张晓娟(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陈东宁(北京同仁医院),陈宗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滨林(厦门市健康管理质控中心),范竹萍(上海仁济医院),林松柏(北京协和医院),欧阳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金国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茵(海南肿瘤医院),郑华光(北京天坛医院),郑红英(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孟凡莉(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胡荣(北京安贞医院),钟海忠(上海市健康体检质量控制中心),袁向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钱文红(北京市体检中心),高建林(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郭智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唐世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红卫(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曹素艳(北京医院),盛志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葛珊珊(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褚熙(宣武医院)

参考文献:略

【引用本文】《健康体检与管理》杂志编委会,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 北京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等. 成人个体化健康体检项目推荐专家共识[J].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3, 4(3): 201-219.

QQ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28-83516680
联系传真
028-835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