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

北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体检 > 北区动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期人群健康体检特殊项目的专家共识

发布时间:2023-01-22  浏览次数:724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已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1, 2],是过去3年乃至未来数年最引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疫情形势的变化,全国多地的感染率上升非常明显。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3]。中国与境外人员流动在加速,多个毒株在国际流行,从外输入不可避免。在一定的时间内,疫情将在我国的人群中持续流行,将会出现庞大的感染后康复的人群,即所谓的“阳康”人群。


新冠病毒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群受到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之后,对于健康的认识更加深刻,需求必将越来越多。众多体检机构适时推出了针对“阳康”人群的体检套餐,这是对居民需求的回应,也是健康管理行业主动干预健康的措施之一。然而,由于部分体检机构对于“阳康”人群体检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认识不足,可能会出现体检质量和医学伦理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正确引领行业的发展,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牵头,联合多家学术团体的专家,着重对针对“阳康”人群的健康体检特殊项目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达成了如下的共识,供健康体检和(或)管理机构参考。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1+X的健康体检模式已经得到了整个行业的广泛认可。1是基本的健康体检项目,是健康体检筛查常见疾病或者危险因素的基础。凡是接受健康体检者,1是必须的项目;X是根据受检者自身的情况备选的项目[4]。本共识涉及的项目是除了1之外,针对“阳康”人群有意义的X类项目。必选项目在此不过多赘述。


一、除了急性期症状之外,新冠病毒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新冠病毒的主要受体是人类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该受体广泛分布于人类身体的所有组织器官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病毒可能会随血液循环侵犯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而且,在急性感染期后,有可能转变为一种慢性、长期存在的状态。新冠病毒感染的急性期症状以及危害属于临床诊疗的范畴,本共识不涉及。


202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公布新冠病毒长期症状(即长新冠症状)的临床定义: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或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的症状[5]。一项荟萃分析发现,80%的感染者存在长新冠症状,排在前5位的是疲劳(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和呼吸困难(24%),此外还有嗅觉和味觉丧失、咳嗽、关节疼痛等;其中,35%的感染者在60~100 d后,肺部CT显示仍存在异常[6]。另一项研究发现,6.2%的感染者至少出现了一种长新冠症状,持续的身体疲劳、肌肉酸痛或情绪波动,认知问题和呼吸系统问题是常见的三大类症状[7]。而且,有研究认为与Delta毒株长新冠症状发生率(10.8%)相比,Omicron毒株长新冠症状发生率(4.5%)略有下降[8]。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后30 d至1年内,包括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9]。心肌炎是新冠病毒感染后需要重点预防的问题。急性心肌炎的发生率在2.4‰~4.1‰,男性、≥50岁成人以及<16岁的儿童是新冠相关心肌炎的高危因素[10]。英国的数据显示新冠病毒阳性后心肌炎发病率比(incidence rate ratio, IRR)1~7 d为21.08,8~14 d为11.29,15~21 d为5.36,21~28 d为3.08[11]。另外,心肺功能下降是“阳康”人群值得关注的问题[12]。新冠病毒对脑功能的影响也值得重视[13]。


精神、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也要特别关注。在发病急性期患者面临不适症状,甚至生命的威胁,可能会伴发紧张、恐惧、愤怒、失望、孤独、无助等情绪,即便生理指标好转,这些情绪问题也可能持续存在。部分患者还可能饱受失眠、躯体疼痛等不适,甚至陷入抑郁状态无法自拔。研究发现21.7%的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有抑郁症状,22.1%有焦虑症状,21.5%提示有创伤后应激症状[14]。可能影响新冠病毒感染者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社会隔离(如儿童居家上网课、缺少同伴交流)、预想中的危险和不确定性(疑病、敏感)、身体上的不适、药物副作用、对于传染给他人的恐惧、对于疫情的负面新闻等。


二、“阳康”的标准以及健康体检的时机

目前,“阳过”和“阳康”已经成为了人尽皆知的网络名词。从字面上讲,只要感染过,就是“阳过”;感染过且康复了,才能称为“阳康”。当然,其中部分人并未真正地康复;但是事实上大部分人认为只要自己症状减轻了,核酸阴性或者抗原阴性,没有传染性了就是“阳康”了。结合今后一段时期疫情流行的形势,可以判断在未来6个月至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绝大多数的体检对象将是经历过感染且自认为“阳康”的人群。我们建议在以下临床康复的标准基础上,设定健康体检的“阳康”标准。


1. 无住院史:当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原有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正常超过24 h,生命体征平稳(心率、血压达到感染前水平),原有基础疾病稳定,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15]达到上述条件可认为疾病临床康复。


2. 有住院史: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经医师评估病情稳定者[16, 17];且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SPO2)≥93%,呼吸≤30次/min[15];另外,达到以下标准:(1)病情明显好转;(2)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超过24 h;(3)胸部影像学提示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4)可转为口服药物治疗;(5)原有基础疾病稳定,且无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并发症。满足上述条件提示疾病临床康复,可以出院。


健康体检是临床治疗的补充和延伸。理论上,符合上述临床康复标准就可以进行健康体检。但是,考虑到健康体检机构相对密闭,人流量大,相互传染的风险高。完全按照上述标准进行健康体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建议受检者达到临床康复标准后,再完成至少7 d的个人健康监测,尽量排除短时间内复阳的人群。另外,对于因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治疗的患者,在住院期间通常会接受多种相关检查。为避免重复检查,不建议出院后半年之内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筛查,尤其是重复放射性检查;如确有需要,可以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检查或评估。


三、针对“阳康”人群增加特殊项目的建议

结合“阳康”人群的特点和新冠病毒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同时兼顾卫生经济学价值,我们对不同体检机构已经展开的项目做出如下建议。


1. 健康信息问卷:虽然健康信息问卷已经是健康体检的必选项目,但是既往的健康信息问卷中缺乏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内容,比如疫苗的接种情况、是否感染、感染至健康体检的间隔时间、是否存在相关的不适症状等。这些内容不仅是健康体检之后健康干预的基础和依据,也是科研的必要。所以,建议各体检机构根据自己原有问卷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健康信息问卷。


2. 嗅觉及味觉功能筛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有一定比例会丧失味觉和嗅觉[18]。因此在感染后有自觉症状者,可考虑在有条件的体检机构进行嗅觉及味觉功能检查。若无条件直接检查,可以在健康信息问卷中填写相关的症状。


3. 血电解质(血钾、血氯、血钠、血钙、血磷和血镁等):有研究发现血钾/血钙比值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越高患者预后越差[19]。这说明血电解质水平与新冠病毒感染存在一定的关系。另外,考虑到血电解质水平与生活方式有关,建议增加此项目。


4. 心脏或心肌的相关检查,包括心肌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心肌蛋白(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研究显示9%~21%的患者在感染后仍存在胸痛不适、心悸症状,甚至出现超声心动图异常表现、肌钙蛋白T升高,长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升高[20, 21, 22]。因此,若“阳康”人群仍存在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心悸、头昏、极度乏力、食欲明显下降等症状,需注意筛查心肌损伤。另外,各种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实时动态M型和二维灰阶成像、心肌超声造影、药物和运动负荷试验、组织多普勒成像和二维三维斑点跟踪成像、心腔内血流标测成像)能够较其他传统方法提供更为早期的精确完整心脏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学异常动态变化可视化信息并进行可靠的量化评价。针对有症状的受检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


5. 凝血功能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国际正常化比值):一项评估“长新冠”患者的各种血液性疾病发生概率的大型前瞻性研究显示,出院90 d随访时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5%,动脉血栓发生率为1.71%,大出血的风险为1.73%,适当的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长新冠”患者的病死率、静脉血栓发生率[23]。因此,对“阳康”人群检测凝血功能是必要的,尤其是针对高龄、有静脉血栓栓塞病史、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等病史的人群。


6. 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感染时及感染后一段时间内,C反应蛋白、血沉均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24]。但出院时存在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的患者,在4~6周后的随访中,多数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血沉的恢复稍晚于C反应蛋白[25]。因此,C反应蛋白及血沉可考虑作为“阳康”人群体检项目之一,但已经感染2~3个月后的筛查价值则比较有限。


7.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异常变化反映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途径诱导不同程度的自身免疫,免疫功能的紊乱可能是导致新冠病毒感染持续性后遗症的主要因素,进而对患者的长期预后产生影响[26, 27]。因此,推荐有条件的受检者进行相关检测。但因人体免疫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应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判定。


8. 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糖尿病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合并症,是导致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28]。同时,还需要考虑的是疫情流行的近3年来,我国人群生活方式的转变,居家状态增多,外出活动减少,体力活动减少,更加注重营养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或进展。因此,加强糖尿病的筛查非常必要。空腹血糖已经是必选项目,建议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


9. 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检测:新冠病毒与ACE2受体结合以及机体异常免疫反应、细胞因子风暴等可引起甲状腺组织损伤,同时还可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从而导致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29]。因此,推荐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检测作为“阳康”人群体检项目之一,尤其是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和(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者。


10.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RBP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21 000的蛋白,在通过肾小球自由过滤后,几乎完全被近端小管吸收[30]。在近曲小管受到损伤时排泄增多,所以尿RBP已被用作近端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31]。β2-MG是另一种相对分子量为11 800的低分子量蛋白,很容易被肾小球滤过,几乎完全被肾近端小管重新吸收和分解代谢。尿β2-MG的升高亦提示肾小管功能障碍。早期检测尿RBP和β2-MG可能对更早诊断肾脏损害有所帮助[32]。有研究表明,对既往肾功能正常且在急性期从未发生急性肾损伤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随访6个月,发现13%患者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3]。加之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感染期采取的药物治疗也可能造成一定的肾脏损伤。因此,推荐有条件的机构开展这3项尿液检测。


11. 胸部CT、肺功能检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在急性期康复1~6个月后,仍可存在不低比例的、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肺部异常,包括肺弥散功能下降、呼吸肌力减弱以及肺部影像学的异常等[34, 35]。尽管肺功能异常可随时间或治疗而恢复,但部分可能会发展为不可逆的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36]。因此,推荐“阳康”人群进行肺部低剂量CT及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过程中注意做好检前评估和感控。


12. 运动心肺功能:运动心肺功能是评价身体功能状态的重要方法。运动心肺功能评估可采用多种方式,常见的有1 min坐立试验,3 min台阶测试,6 min步行试验以及跑台/功率车测试。建议结合受检者的年龄、病程时间、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症状体征等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案,以保障评估过程的安全性。


13. 人体成分检测(骨骼肌质量参数)、握力测定:骨骼肌质量评估对于老年人群、慢病患者等的功能状态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推荐将人体成份分析及握力测定纳入健康体检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及伴有消瘦或明显乏力的人群。


14. 血管内皮功能检查:新冠病毒可直接影响或间接引发全身炎症细胞因子风暴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如血管内皮细胞脱落、内膜或全层炎症等[37]。因此,在“阳康”人群中可以推荐血管内皮功能检查,以早期评价血管内皮功能。


15. 头颅磁共振、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病毒性脑炎、系统性炎症、外周器官(肝、肺、肾)功能障碍和(或)脑血管系统病变等多种途径,对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产生持续损害[38]。部分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仍可检测出大脑结构和代谢异常,并表现出记忆力下降、嗅觉丧失和疲劳等长期持续性神经系统症状[39]。因此,对存在疑似症状或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进行上述筛查是有必要的。


16. 心理评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会经历各种长期的精神心理症状。主要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失眠等,持续时间可达1年以上,严重者须通过精神类药物来缓解症状[40, 41]。因此,心理评估可作为所有人群的体检项目选择之一。


17. 肝功能指标:新冠感染对肝功能有影响,而且药物治疗也可能导致肝功能的损伤;尽管在基本项目中已经有肝功能指标,但是涉及的项目比较少;所以,有条件的机构可以增加肝功能检查的其他指标,包括总胆红素、间接和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等。


18. 铁蛋白:部分研究显示,在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可以观察到血清铁蛋白升高,并与有创呼吸机依赖性和院内死亡率升高有关[42, 43]。但是在“阳康”人群中应用价值证据有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19. 降钙素原:降钙素原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急性病程中严重程度的一个评价指标,连续的降钙素原测量可能对预测预后有帮助,但在恢复期间降钙素原水平会明显下降[44]。鉴于降钙素原主要用于反映严重全身性细菌感染,“阳康”人群需酌情选择。


20.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尽管新冠病毒可以诱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可以导致IL-6,TNF-α和IFN-γ水平的变化,但主要是见于重型或者危重型的患者[45],这三个项目更适合于科研,而非体检常用的指标,需慎重选择。


21. 胆碱酯酶: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无论生存组,还是死亡组胆碱酯酶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死亡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但尚不支持胆碱酯酶的下降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46]。由于胆碱酯酶的变化主要见于危重症患者,在阳康套餐中推出此项目的证据有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22. 25-羟维生素D: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增加无关,但与新冠病毒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维生素D缺乏人群中重症患者比例和住院率增加[47, 48]。但对于维生素D缺乏是否与“长新冠”有关尚缺乏明确证据,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23. 中医体检项目:经历新冠病毒后,不同人群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有人表现为先恶寒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舌淡,舌苔薄白;有人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干,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同样的病毒感染,在个体表现不同,与个体的体质不同有关。可以通过中医检查,进行评估,包括:(1)中医经络检测:通过对手部或者四肢穴位进行检查,检测中医左右各12条经络及相关脏腑功能变化,提示机体脏腑功能及经络循行部位异常。(2)中医红外热成像检测:通过远红外检查观察身体阴阳寒热部位变化,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证施治。(3)中医舌面脉四诊检测:通过舌、面、脉、问卷等中医四诊方法辨证,提示体质状态。(4)中医体质问卷检查:通过体质问卷检查体质偏颇情况。


四、“阳康”人群健康体检项目组合的建议


(一)针对“阳康”后3个月内的人群


1. 优先排查心肌炎:一般出现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后的数日或 1~3周,出现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心悸、头昏、极度乏力、食欲明显下降等症状,需警惕心肌炎的可能。建议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心肌蛋白(肌钙蛋白T、肌红蛋白)、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检查结果有异常且血流动力学稳定者,有条件的机构可增加心脏磁共振检查进行进一步评估。


2. 重点检查心肺功能:肺是新冠病毒最先侵入并且影响最大的器官,研究显示,持续性呼吸困难在出院患者中是最常见的持续症状之一,部分患者遗留胸部CT异常,部分患者的肺功能表现为弥散功能受损[49]。此外由于新冠病毒直接攻击心肌细胞以及细胞因子风暴、全身炎症、缺氧、干扰素介导的免疫反应等间接机制引发一系列循环系统的并发症[50],故在“阳康”人群中应重点评估心肺功能。建议进行胸部CT、肺功能、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运动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


3. 可以选择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检查:免疫系统失调和炎症反应紊乱是新冠病毒感染发病和后遗症发生机制中的重要环节[51],故在新冠病毒感染后人群中应进行免疫功能和炎症水平评估。建议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C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测定。


4. 重视心理评估:可以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


5. 其他系统评估:针对有特殊症状的人群,可以选择相应的其他检查。


6. 中医筛查建议:在这个阶段,可以选择比较便捷的经络检测,提示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感染袭表引起的肺经病变,或胃经脾经异常、或心肝血虚血瘀,或肾精不足等,以及是否存在湿热交加,或三焦寒湿、体能改变、阴阳失调等。同时,可以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和舌面脉四诊检查,并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选择不同干预方法。


(二)针对“阳康”后3~6个月内的人群


1. 优先检查心肺功能:建议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运动心肺功能、颈动脉B超、双下肢动静脉B超、动脉弹性、头颅磁共振、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凝血功能等检查。


2. 重点检测免疫功能:可以选择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等测定。


3. 重视心理评估:策略同前3个月内人群。


4. 中医筛查建议:如果抗原转阴3个月以上仍有咳嗽、乏力等症状不能缓解,考虑是否存在寒热错杂体质,可以选择以下中医筛查方式:(1)中医红外热成像检测:通过远红外检查观察身体阴阳寒热部位变化,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证施治。(2)中医舌面脉四诊检测:通过舌、面、脉、问卷等中医四诊方法辨证,提示体质状态。


(三)针对“阳康”后持续6个月以上的人群


尽管部分人存在长新冠症状,但对于转阴持续6个月以上的绝大多数人,接受健康体检时,建议回归正常的健康体检项目。可根据个人需求,适当增加上述检测项目,主要用于评估心肺功能和心理健康状态。不过,如果受检者在新冠病毒感染后没有做过健康体检,在第一次健康体检时重新填写修改之后的健康信息问卷是必要的。


五、在健康体检中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抗原、抗体的建议


依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3],新冠病毒感染如同肺结核一样,都是乙类乙管。对于这些经呼吸道或者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倘若在急性期可以判定为A类重要异常结果,按照《健康体检重要异常结果管理专家共识》[52],立即终止体检,从而避免在体检人群中的传播。但是,在进行健康体检之前,我们无权强制要求客户提供核酸或者抗原阴性证明。对于客户主动提出的检测需求,可以劝其到有资质的定点机构检测,不建议在健康体检中检测核酸或者抗原。


新冠病毒的IgM和IgG抗体阴性可排除感染,抗体阳性时表明正在感染新冠病毒或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53]。IgG阳性通常提示既往的感染,尤其是如果IgM阴性而IgG阳性,更加证明是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有助于指导受检者是否应该加强接种疫苗[54, 55]。但是,由于新冠病毒存在变异,毒株种类较多,抗体浓度的高低是否能够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尚不明确。倘若开展了抗体检测,一定要把检测结果的意义向受检者解释到位。


六、总结


新冠病毒感染是一种主要侵袭人体呼吸道并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全身性疾病。此疾病本身带来的挑战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其造成的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精神状态的变化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是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体检行业推出各种各样的“阳康”体检套餐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并顺应了社会的需求。同时,我们应该尊重疾病发展的客观规律,秉承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的健康管理核心内容,坚持以最小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收益的核心理念,兼顾卫生经济学价值,合理地选择健康体检项目,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本共识制定专家委员会

主任:郭清(浙江中医药大学);曾强(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韩小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乐城医院)

副主任:刘玉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唐世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宋震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群(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景波(深圳大学总医院);屠其雷(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执笔专家:郑延松(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童钰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晓娜(江苏省人民医院);郭姝瑾(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张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学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蓉(北京远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审阅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鲍勇(上海交通大学);陈刚(《健康体检与管理》杂志社);陈敏生(南方医科大学);陈志恒(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褚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范竹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付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智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洪海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国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冷松(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洪军(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吕安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吕永曼(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苏景宽(空军军医大学);童钰玲(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培玉(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王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占山(北京远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吴伟晴(深圳市人民医院);谢朝辉(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姚华(新疆医科大学);袁向珍(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静波(北京市体检中心);张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郑延松(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略


引用本文: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体检与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 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期人群健康体检特殊项目的专家共识 [J/OL] .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3,17:网络预发表. DOI: 10.3760/cma.j.cn115624-20230111-00023.

QQ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28-83516680
联系传真
028-835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