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

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我国健康管理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0-10-28  浏览次数:982

引用本文: 白书忠, 田京发, 吴非. 我国健康管理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J] .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0,14 (5): 409-413. DOI: 10.3760/cma.j.cn115624-20200325-00228


作者:白书忠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北京100161

田京发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北京 100161 

吴非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北京 100161 

通信作者:吴非  13581930490@126.com


摘要  健康管理学作为医学新学科、医学创新体系、新兴健康产业与健康服务新业态,在中国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无论在学术理论研究和服务实践方面均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与经验,在我国慢病防控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回顾健康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从学术交流、学科建设,还是科技创新、公益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绩。健康管理学未来需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以构建与实施健联体为核心,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和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健康服务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已成为党和政府的主张和国民期盼。

健康管理学作为医学新学科、医学创新体系、新兴健康产业与健康服务新业态,在中国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无论在学术理论研究和服务实践方面均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与经验,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创新理论,造就了一支学术与服务专家队伍,催生了一个新的学科与健康服务新业态,成为健康中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我国慢病防控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健康管理学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一、健康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1. 学术组织与学术活动蓬勃发展:自2005年以来,全国性的健康管理学术组织相继成立,并带动了各省市相关组织的成立。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中国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医院协会疾病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纷纷成立。为推动和促进健康管理学发展而成立的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于2006年建立。尤其是具有标志性的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于2007年7月28日在北京成立,同年,《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创刊。分会和杂志逐渐成为我国健康管理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引领和推动学科发展、人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健康管理学术组织,对推动各地健康管理学科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

2. 学术活动广泛开展:随着健康管理学术组织的成立和学术交流活动的广泛开展,健康管理学术理论研究不断深入。近20年来全国及区域性健康管理学术会议举行了近1 000场,围绕健康管理的各种培训近1 000场。大型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参会人数越来越多,论文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和提升。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性全国健康管理学术会议有:中国健康服务业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术年会、全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讨会、301论健暨全国体检中心主任高峰论坛、中国慢病健康管理与大健康产业峰会、全国健康体检质量控制大会、全国肥胖与体重管理学术会议、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年会等。

3. 健康管理学术理论研究和科研项目逐步开展:2009年由国家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现代医学创新能力国际比较》和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中,健康管理学成为现代医学科技五大创新体系之一,健康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国家重点支撑领域和优先发展方向;2009年形成了《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填补了健康管理理论研究的空白,对统一学术认识,引领学科与相关产业规范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2014年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与《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共同发布了《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包括:健康体检基本项目目录、健康体检自测问卷、体检报告首页、健康体检颈动脉规范检查四项,2018年成为国家健康管理卫生信息团体标准;2015年正式启动了《中华健康管理学》专著的编写工作,并于2017年正式发布,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一本健康管理专著;2010年开始,在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中心领导下,组织了健康管理师培训教材编辑委员会,陆续出版了健康管理师系列培训教材,现在全国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已步入正轨。

4. 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包括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内涵、健康管理学的概念与学科范畴、健康管理学主要服务内容、健康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5. 健康管理科技创新研究逐步展开: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创新研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社会力量支持的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多中心应用研究等。这些研究促进了健康管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了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的科研能力,加强了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人才培养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6. 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在开展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多中心应用研究课题的数据支持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脑血管健康管理与脑卒中早期预防专家共识》《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超重/肥胖人群体重规范》团体标准等专家共识,积极支撑了健康管理学科内涵建设。

7. 健康管理机构学科建设初见成效,服务提供更加规范:以大医院健康管理(体检)科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推动全社会健康管理机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已达上万家,且逐年增加,服务人群不断扩大,2018年体检人次达到5亿多。我国的健康服务业尤其是健康管理行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的趋势,通过大数据实现了连锁化的经营和管理,涌现出一批连锁体检集团。

8. 健康管理队伍不断壮大: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十多年,促进了健康管理机构规范有序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社会影响力大的单位和专业技术骨干。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为健康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有160多位博士组建了健康管理博士联盟,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健康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健康管理学领域专家和学者,成为健康管理的学科带头人,其中有32位获得了“健康管理学科与机构建设个人贡献奖”,16位获得“国之名医”表彰。

9. 健康管理学科进入医院专科排名,极大地推进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2018年,医院健康管理(体检科)首次进入《2017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和综合排行榜》。健康管理科进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科室排名”,推动了健康管理(体检)科作为独立的科室参加第三方医院管理学术机构开展的学科排名活动,提升了健康管理科室在医院和业界的地位。

10. 健康管理人才规范培训有进展:目前已有109所高校开展了“健康服务与管理”四年制本科学历教育。不少单位成立了健康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健康管理师培训已步入正轨。

11. 健康管理相关企业呈现良好发展趋势:围绕健康管理信息化、适宜技术与产品应用,涌现出了一批转型和新兴企业,在提高健康管理服务品质和能力,推动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面向百姓的健康公益活动及服务成效明显:由中华医学会、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主办,健康管理学分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共成功举行了20余次,听众达10 000余人,成为最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全国健康管理相关学术组织和机构也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和健康管理基层行,深入革命老区开展义诊等公益活动。

二、经验体会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政府政策支持和社会广泛参与是开展我国健康管理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前提,是推动我国健康管理学科与相关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术民主与学术争鸣是加强健康管理学术理论研究和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针,是提高学术质量,丰富研究内涵的有效途径;海纳百川、差异发展是促进健康管理服务理念与模式创新,推动相关产业/行业规范发展的内在动力;继承借鉴、集成创新是加快我国健康管理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推动健康管理研究与技术进步,促进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学术引领产业,产业推动学术是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促进学科与产业共同进步,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举措;健康管理学科和示范基地建设是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引领机构发展和推动行业进步的核心驱动力;提高国民健康素养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是健康管理与促进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健康管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健康管理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1. 世界范围的卫生革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二十一世纪人人享有健康”,二十一世纪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对象,当今医学发展趋势已经从以治病为目的和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护和提高公众的健康。世界范围内以健康为中心的研究与应用风起云涌,推动健康医学和健康管理学快速发展,包括:①健诊学;②4p医学;③抗衰老医学;④功能医学;⑤自然疗法等。

2. 政策支持:国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自2010年以来颁布的很多重要文件,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健康管理发展。《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要》《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相继颁布,吹响了以提高人民健康为核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战斗号角,开启了“健康中国”建设新纪元。以大卫生观、大健康观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努力实现医学目的和医学服务模式转变的新局面将逐渐出现。

3. 慢性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国民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和我国慢性病增多的严重威胁,催生和促进健康管理的快速发展。伴随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国民健康意识大大提高,健康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扩大健康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是必然趋势。慢性病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且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由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大力推动健康管理发展,将大大提高慢性病防控效果。

4.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快速增长的老龄化,导致预期寿命延长,老龄人口基数大,群体发病率高,社会负担加重。以疾病为基础的医学模式将向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的综合关怀模式转变,必须创新医养结合新模式,老年健康管理也将兴起。

(二)健康管理学面临的挑战

要突破影响健康管理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实现健康管理大发展,需要应对如下问题:①健康管理学科要争取早日进入国家临床学科目录;②健康管理学历教育要进入国家医学教育体系;③建立健康管理机构建设规范与标准;④规范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路径与技术方法;⑤与商业健康险相结合建立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收费体系。

四、健康管理建设与发展需要理解和把握的问题     

健康管理科作为新兴的综合性医学学科,要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纲,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的建设,重视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重视规范建设、品质优先,努力实现从健康体检服务向健康管理服务的转变、从孤立建设向体系化建设的转变。

(一)健康管理专家共识

1. 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内涵:(1)健康管理的概念(定义)表述:以现代健康概念和新的医学模式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运用管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2)健康管理的概念内涵:①健康管理是在健康管理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服务;②健康管理的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③健康管理服务的客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④健康管理实施重点是“零级预防”,对慢性病风险因素实施评估和有效干预,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对慢性病实施规范管理和控制;⑤健康管理重要的支撑点是健康管理适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商业保险的进入和人才队伍建立。(3)健康管理学的概念:健康管理学是研究人的健康与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健康管理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新兴的医学学科,是对健康管理医学服务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健康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健康管理学的范畴:健康管理学是在健康医学理论指导下,集医学科学、管理科学与信息科学于一体,重点研究健康的概念、内涵与评价标准、健康风险因素监测与控制、健康干预方法与手段、健康管理服务的模式与实施路径、健康信息技术标准以及与健康保险的结合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3. 健康管理学的概念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健康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它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研究的对象与范畴、服务模式与人群,从理论到实践都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因此,它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之一。健康管理学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与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健康监测与医学物联网服务、慢性病的监测与跟踪,持续管理、健康咨询服务等,概括为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二)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建设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必须从单纯健康体检服务向健康管理服务转变,从一般性健康管理服务向智慧健康管理服务转变,从机构孤立建设向体系化建设转变,构建健康管理联合体。

(三)健联体的构建与实施

1. 健联体的概念:以健康为中心,以“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为核心服务内容,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为主体的健康管理联合体,简称“健联体”。

健联体的组织结构与服务内涵:(1)健联体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助力健康中国为目标;(2)健联体是以基层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为主体;(3)健联体是以区域核心医疗机构为依托;(4)健联体与疾控中心及妇幼保健、康复、康养等机构相联合;(5)健联体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信息技术和健康保险为支撑。

健联体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新模式,是卫生工作战略前移和下沉的重要举措。

2. 健联体的核心服务内容:(1)防大病:针对癌症、心脏病、脑卒中、慢阻肺、慢性肾脏病等,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实现早防、早诊、早治,提高大病防治水平,降低过早死亡率。(2)管慢病: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降低个体慢性病发病风险,降低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代谢失偿性疾病开展规范管理,控制并发症。(3)促健康: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控制风险因素,实施零级预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3. 健联体与医联体的关系:健联体和医联体虽然在出发点和实施主体上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健联体是医联体的重要补充,医联体是健联体的重要支撑。健联体和医联体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力量。

4. 健联体实践首先探索实施以单病种防治为主的健联体:自2018年以来,已经先后构建并实施了胃癌防治健联体、肺癌防治健联体和糖尿病防治健联体,接下来还会构建肠癌防治健联体、卒中防治健联体与慢性肾脏病防治健联体等。

(四)健康管理学在医学服务机构的地位和应用

医院中的健康管理(体检)科是医院最具发展潜力的科室,将是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科室之一;健康管理科是医院实施预防、诊疗、康复一体化服务和健康促进的重要平台;健康管理科是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的重要场所;健康管理科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实践与健康管理融合创新发展的基地,是医院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重要依靠。

社会上独立设置的健康体检中心是独立的医疗机构,目前正逐渐从单纯体检向健康管理发展。其中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健康体检连锁机构将逐渐发展成健康产业集团。同时,面向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规范化、系统化优质健康管理服务的相关机构也涌现出来,共同推动健康管理的发展,成为慢性病防控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力量。

健康管理学将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推广应用,使健康管理医学服务走向基层,成为社区健康服务、老年颐养和保健机构疾病预防和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服务模式,同时形成特定人群的健康管理,如妇女儿童健康管理、职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

(五)健康管理非医学服务

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健康产业,其中利用健康管理的概念、相关技术方法、产品,结合中医养生、保健等技术方法开展非医学的健康管理服务的健康管理服务公司较快发展,成为我国健康服务业的新生力量。

(六)在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中,充分发挥健康管理的作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制订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聚集当前和今后一般时期内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问题,实施疾病预防为主的制度体系,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行动意见中特别提出要开展妇女儿童健康管理、职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糖尿病、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行动意见的指导思想、行动的内容和主要任务落实措施与我们的健康管理的理念、服务模式、技术方法完全一致。健康管理的从业人员和健康管理机构将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七)在健康产业尤其是健康服务业充分发挥健康管理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等21个部委联合制定《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发展优质健康管理。一是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普及健康管理的重要抓手,增加规范化的健康管理供给,重点增加慢性病、职业病高危人群健康体检、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和健康干预服务,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考核评价机制;二是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化建设与应用,全面对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逐步融入更广泛的健康数据;三是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探索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筹资或合作渠道;四是通过优质健康管理,推广落实健康管理的智能化,实现智慧健康管理。

伴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广泛开展和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实施,健康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不懈努力,聚力前行。中国的健康管理事业一定能够从世界范围内的跟跑者成为领跑者,为健康中国建设,为提高国民健康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略



QQ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28-83516680
联系传真
028-835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