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客厅“方舱医院”A区。
2月6日,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队员在驻地紧张地练习穿、脱防护服。记者杨树摄(视觉四川)
2月6日23时许,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乐磊结束了当天工作,脱下成人纸尿裤返回驻地。从14时“入舱”到22时多“出舱”,他已连续工作8个多小时。
从6日下午进驻位于武汉客厅的东西湖方舱医院起,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72名队员就开始了与病魔的战斗。
剃头、备好成人纸尿裤
为“入舱”做准备
与武汉金银潭医院一街之隔的是武汉客厅。从2月6日下午开始,武汉客厅承担了新的使命——经过改建,成为了容纳2000张病床的东西湖方舱医院,并正式收治病人。四川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正式“入舱”工作,原则上每6个小时进行一次交接班。
6日上午,东西湖方舱医院还在进行接收病人之前的准备工作。为了熟悉工作流程,救援队医护人员来到现场,对工作细节一一确认。按照统一安排,救援队医护人员将进入A区工作,接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统一调配。
记者在现场看到,隔离区之外设有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原本定于14时开始接收患者,由于现场消毒等问题,接收工作推迟了。
这期间,救援队队员紧锣密鼓地做着“入舱”准备。
队员苏玓是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剂科的医生,6日下午出现在队员面前的他,已经剃光了头发,“剃头发是为避免交叉感染和节约穿防护服时间。”苏玓的举动得到队友们的认可,刘于蒿、陈谦、胡泽君、丁少夔、苏迪等队员也纷纷加入“光头团”。
乐磊是四川省人民医院的护师,也是此次救援队护理组组长。按照规定,每名医护人员6个小时一个班,但第一天的情况较为特殊,为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提供可执行方案,乐磊主动延长工作时间,一直工作到了22时过。
尽管已经做好思想准备,但现场仍让他感觉考验严峻。14时穿好防护服进入到隔离区,整个人被“密封”起来,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可能吃喝,而且没有条件上厕所,每上一次厕所就意味着要更换一次防护服,因此成人纸尿裤成了必备品。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
与治病同样重要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在如此环境下持续工作,对身体体能是一大挑战。东西湖方舱医院没有暖气系统,在只有2℃的夜晚,即便是站立片刻都会冷得发抖,更何况是连续工作6个小时。张文超和秦立祥被安排在2月6日20时“入舱”,除了穿上保暖内衣和羽绒服之外,他们贴了好几张暖宝宝。“一定不能感冒!保护好自己才能救助他人。”张文超说。
方舱医院收治的都是轻症患者,治疗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严格按照既定治疗方案给患者口服用药和肌肉注射就行。但是对医护人员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与患者沟通,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医护人员也专门就此做好了预案。
作为集中隔离确诊患者的方舱医院,隔离方式是否会引起交叉感染?这也是很多患者关心的话题。“迅速地将确诊的轻症患者收治起来,给予医疗照顾,与家庭和社会隔离,能够避免造成新的传染源。由于所有的患者都已经确诊,并且病原相同,交叉感染不是突出问题。”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生宋阳解释说,在其他传染病治疗领域,通常也会使用“同病种隔离”的模式。(记者 李寰)